上海交通大学培训中心-全国干部教育培训高校基地

您当前位置:首页 >> 新闻中心 >>  教育新闻
教育新闻

谁不忆江南? 上海深挖“江南文化”

       “旧历的年底毕竟最像年底,村镇上不必说,就在天空中也显出将到新年的气象来。”鲁迅先生在《祝福》中描写的鲁镇新年气象,充满了浓郁的江南风情。自古以来,相对富庶、温婉灵秀的江南,文化底蕴绵长深厚、民俗年俗丰富多彩。上海正深挖“江南文化”,并积极探索传承与创新方式。


      诗与美、集大成与连通桥


      江南文化的魅力何在?


      “江南好,风景旧曾谙,日出江花红胜火,春来江水绿如蓝,谁不忆江南?”“人人尽说江南好,游人只合江南老。春水碧于天,画船听雨眠。”……我国古代关于江南的诗句,数不胜数,“诗与美”是江南文化的精髓。


      江南在哪里?上海交通大学城市科学研究院院长、首席专家刘士林教授认为,从历史空间上看,古代江南的“核心区”即明清经济学史家所说的“太湖经济区”,主要包括“八府一州”(即:苏、松、常、镇、应天、杭、嘉、湖八府及太仓州)。此外,还可以将自然环境、生产方式、生活方式、文化联系与“八府一州”难以分割的宁波、绍兴、扬州、徽州等纳入。


      从当代形态上看,城市群成为世界城市发展的主流,也是我国新型城镇化的主体形态。今天所说的长三角城市群,和历史上的江南一样,尽管范围屡经变化,但核心区一直在环太湖和扬子江之间,核心城市主要是上海、杭州、宁波、南京、常州、无锡、苏州等,基本未超出明清“八府一州”的范围。在这个当代形态中,上海走上了江南的中心。


      华东师范大学江南文化与文学研究中心主任胡晓明教授认为,江南文化的精神特质,除了水暖风轻、风花雪月、温柔恬淡之外,还有深厚刚烈、包容多元等内涵。历史上,至少有四次大规模的人口南迁,将很多中原文化带到江南,使中原文化与江南当地文化水乳交融,产生了新的文化。


      “在中国所有的地域文化中,没有哪一种地域文化像江南文化这样,有这么好的机缘,把华夏文明千年的智慧结晶融于其中,成为华夏文明千年智慧的集大成者。”胡晓明说,“江南文化就像一座桥。通过江南文化,可以连通古典的中国与现代的中国,连通大众文化的中国与精英文化的中国,连通城市的文明与乡村的文明。”


     “展先像”、接财神


      江南的年俗知多少?


      富庶而深厚的江南,历来对过年高度重视。据上海市民俗文化学会会长、华东师范大学仲富兰教授介绍,清代学者顾禄在他撰写的《清嘉录》一书中,曾详细描述了两百年前的江南人过年习俗。


      例如,从农历腊月二十三起到大年三十,民间有个重要乡俗“扫房”,即年终大扫除。大年三十以前,男必理发,女必“挽面”。除夕这天,年夜饭一般都在太阳落山时准备好,在天色刚刚放暗时,首先要“请神”(祭祖),然后全家人才能正式用餐。当晚,农家厨柜都要填放一点年馒头,灯火不能熄灭,以象征“岁岁有余”“年年不断炊”的好兆头。


      正月初一,苏州等地还有“展先像”(即先人的画像)习俗,也叫“挂喜神”。每位喜神前,备桌案,设香烛﹑盅筷﹑果盘等。全家人整肃衣冠,在一家之主的带领下依次跪拜先人。


      江南的年节酒和开市接财神,也很有特色。由于旧俗春节期间,大小店铺正月初一关门,正月初五开市。《清嘉录》中曾生动记录了苏州人初五迎财神的情形:“五日财源五日求,一年心愿一时酬;提防别处迎神早,隔夜匆匆抱路头”。


      当然,江南人过年也有许多忌讳,如“俗忌扫地、乞火、汲水、倾秽、瀽粪,讳啜粥及汤茶淘饭”等。


      上海社科院文学所蔡丰明研究员认为,在自然环境上,江南最大的特色是水乡。水乡文明以农桑、渔樵文明为主体,是一种城乡文明的结合。江南地区丰富多彩的祭祀、祈求吉祥、吃食、游乐、社交等年俗,都打下了深深的江南水乡文化烙印。


      筷箸文化、帛画复兴


     江南文化传承与创新


     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专职副主席任小文认为,江南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,是长三角地区共同的文化标识、共有的精神家园。加强江南文化研究,是打响“上海文化”品牌建设的重要基础,对长三角区域协同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文化价值。


      目前,上海正着力加强江南文化研究,成立江南文化联盟,推出一批有深度的江南文化研究创新课题,并计划开放一批研究基地。与此同时,上海文化界、出版界也纷纷发力,积极探索江南文化传承与创新方式。


      以我国著名民俗学家杨荫深的代表作《事物掌故丛谈》为主体,上海辞书出版社邀请南京大家潘方尔先生进行民俗漫画创作,并以《民俗掌故日历(2019)》的形式出版。365幅以江南民俗为主创作的漫画,与衣食住行、生产交通、婚姻嫁娶、岁时节令、生老病死、娱乐休闲、信俗禁忌等民俗掌故,相互搭配,拙朴自然、儒雅风趣,将现代人与古人的生活巧妙地联系起来,时尚而有效地传播了江南文化,受到读者欢迎。


      “仓廪实而知礼节”,江南的筷箸文化源远流长。在上海筷箸文化促进会和上海松江区文化馆的共同推动下,筷子习俗目前已被列入上海松江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,正式迈出了“筷子申遗”第一步。松江区还出版了我国第一本关于筷子文化的教材,涵盖了筷子文化的起源、演变、发展的历史,以及筷子对人们生活、情感、饮食等方面的重要影响,2018年成为松江区学校的乡土教材。


      1月23日,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还组织召开了“江南文化创新发展中的帛画复兴”研讨会。帛画是中国画的起源。晋代之后,以绢本画形式传承后人。元代之后,宣纸普及,画家弃帛取纸,绢帛绘画渐被边缘化,传承式微。丝帛是江南人的日常用品,数千年的渊源使江南人与丝帛很亲近,绢帛绘画在江南的传承从未断裂。


       30多年来,上海当代画家穆益林一直致力于古老帛画的传承与研究,创造出独特的现代帛画艺术。“从小,我就在姨妈家的桑田里放牛。种桑养蚕、缫丝织造对江南人来说是非常普通的事,在丝绸上画画也自然而然、非常随性。我的画里画外,都浸透了江南文化和海派文化丰富的养料。”穆益林说。


       田野考古学者钱汉东教授认为,古老的帛画技法是江南文化组成部分,正面临失传。要重视这一古老稀有的画种,像保护昆曲一样保护帛画,已迫在眉睫。当务之急,是寻找一些有志于帛画传承的年轻美术教师和学子拜师学艺,政府给予适当鼓励,让古帛艺术重放光彩。